為幫助船舶設計、建造與改裝行業全面理解國際公約對廢氣清潔系統(EGC)的要求, 船級社在2015-2016年先后發布了三份指導性技術文件,為船舶滿足未來“新限硫時代”的排放要求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性技術意見。
為幫助船舶設計、建造與改裝行業全面理解國際公約對廢氣清潔系統(EGC)的要求,船級社在參照國際海事組織《廢氣清洗系統導則(2009)》(MEPC.184(59)決議)與修正案(MEPC.259(68))等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技術積累在2015-2016年先后發布了《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試驗與檢驗指南》、《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設計與安裝指南》以及《船舶廢氣系統預設指南》等三份指導性技術文件,分別對船舶EGC設計、安裝、船上安裝與試驗等不同階段的技術標準進行了規定。為船舶滿足未來“新限硫時代”的排放要求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指導性技術意見。
《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設計與安裝指南》
在IMO關于EGC設備相關技術要求的基礎上,結合風險分析與評估方法(例如IEC/ISO 31010)對船用EGC系統在原材料與供應商選擇、產品審圖、產品設計、船舶審圖、船上相關系統設計方面的安全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和分析,識別出產品從設計到裝船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點。同時,指南針對EGC系統設計過程中特有的系統與船舶燃油與燃料系統匹配、發動機排氣背壓控制、脫硫劑儲存、駁運與排渣系統、堿液與漿液制備與供應系統以及排氣增加系統的設計與布置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規定。特別是對于EGC系統脫硫塔中特有的酸堿交替腐蝕環境下抗腐蝕材料的選擇,指南在第2章給出了玻璃鱗片樹脂、花崗巖、塑料、玻璃鋼、陶瓷、橡膠等非金屬材料的選擇與使用建議。對于根據《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設計與安裝指南》設計、制造和試驗且排放符合性已按《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試驗與檢驗指南》的要求進行了驗證,經檢驗合格后的船舶可根據申請方的要求授予SEC(EGCS)附加標志。
《船舶廢氣清洗系統試驗與檢驗指南》
是一份針對船舶EGC產品制造廠所生產的EGC系統在產品生產與實船試驗階段的檢驗指南。指南根據IMO的相關要求,結合目前市場上不同類型船舶EGC的工作原理與生產特點制定了方案A與方案B兩套不同的EGC系統檢驗與發證流程。方案A的基本流程與主機氮氧化物排放的參數驗證法相似,即通過原型機臺架試驗與實際裝船產品的關鍵參數核查證明船舶EGC實際裝船后能夠滿足IMO關于硫氧化物排放的要求。對于采用方案A進行產品檢驗與發證的船舶EGC,在安裝上船后只需要對所有相關部件的操作值或設定值進行核查,即可判定實船系統是否滿足其認可的性能標準,而不必進行實際的廢氣排放測量,這將在確保船舶性能與建造質量的前提下為船東和船廠節約不少時間與成本。而對于那些從工作原理上無法采用關鍵參數比對以確定其性能的EGC系統,在產品與實船試驗的過程中就需要通過對廢氣中SOx 排放進行連續監測以證明經其處理的廢氣是否能夠滿足IMO的相關要求。指南對于經EGC裝置處理后廢氣監測點的位置、采樣次數、測量次數以及相關數據傳輸系統的技術性要求都進行了具體化的規定,為船東和造船廠在EGC產品選型、安裝、調試與實船試驗中的實踐性操作提供了參考依據。
《船舶廢氣系統預設指南》
與上述兩份指南相比,《船舶廢氣系統預設指南》中的相關規定所針對的并非是那些已經安裝或打算在新造船階段安裝EGC系統的船舶,而是精確地匹配了那些目前還不打算安裝EGC系統,但不排除在將來選擇安裝該系統的船東的需求。由于未來國際燃油供應市場上低硫燃油的供應能力與價格還存在很大的變數,由此而引發的船舶營運燃料成本的增加目前也很難預測。因此,一部分船東在訂造新船時提出了一種EGC系統預設的思路,即在新造船階段先不安裝EGC系統,但在船舶設計與布置上為未來EGC系統的安裝留好必要的空間與系統結構,以便將來有需要時船舶無需大范圍改建即可安裝EGC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