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客戶咨詢什么是船級社認證?船級社認證有哪些?
1、因為船級社認證都是對船用產品的進行入級認可,用認證的說法相對都是跟ISO9001認證、CCC認證和CE這些認證簡化而叫的。如果用認可這樣的說法相對來說更準確些。因為大多數船級社對產品需要取得證書基本劃分為:型式認可、工廠認可、產品認可,因此用船級社認可更符合實際情況,綜合來說船級社認證或者說認可跟普通的一些認證有以下幾點區別。
首先要了解入級服務和法定服務
入級服務
1) 船舶設計單位應建立適當的質量保證體系,以保證船舶和產品的設計質量。
2) 制造者應建立適當的質量保證體系,以保證船舶和產品的建造質量。制造者還應提供其供方名單及其一般性文件資料(如制造者簡介及質量管理體系資料等)。
3 )凡為船舶提供重要的安全系統和測量、試驗設備等的服務,且其服務的結果將作為船級社認證檢驗依據的供應方,應經船級社認證認可,否則,該種服務應在驗船師在場情況下進行。
法定服務
1) 根據船旗國政府的授權,以及船東或設計單位或建造廠的申請或合同/協議,船級社 將承擔部分或全部的船舶法定服務。
2) 對受權進行法定服務,經船級社審圖、建造中檢驗和建造后檢驗,確認入級部分已符合船級社入級規范的要求,并滿足相應的法定要求,CCS 將簽發/簽署相應的法定證書和/或報告。
3 )對申請在船級社入級的船舶,同時受權進行法定服務或進行法定要求評估,船級社 將對船舶入級與法定服務或法定要求評估結合進行。
4 )由船級社進行入級服務與法定服務的船舶,如入級證書失效,且影響到相關法定證書簽發條件時,則相關的法定證書或符合證明(如安全與載重線)也同時失效。
5)法定服務依據
公約船舶的法定要求是國際公約或規則及其修正案,主要包括:
——1966 年國際載重線公約及經1988 年議定書修訂的1966 年國際載重線公約;
——1974 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
——1969 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
——經1978 年和1997 年議定書修訂的1973 年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
——國際散裝運輸液化氣體船舶構造與設備規則;
——國際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則;
——2001 年國際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統公約;
——2004 年國際船舶壓載水及沉淀物控制與管理公約;
——1972 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
2、船級社認證發證機構權威性強且具有排他性。比喻中國船級社、挪威船級社、美國船級社等。不像ISO9001發證機構有很多,而且參差不齊,權威性不夠,獲證后證書的含金量不高且更多只是展示作用。沒有像船級社認證證書的發證機構屬性代表更強,證書的權威性得到保證。
3、船級社認證證書的專業性更強,不斷要求產品質量要求,更多還強調了產品的使用安全和環保的要求。比較著名的IMO的最著名的三大公約中《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73/78防污公約(MARPOL 73/78)》,一個是管船舶安全的,另一個是管環境保護的。這兩個公約類似我們憲法一樣,指導造船行業的基調。像船級社認證的工廠認可、型式認可的認可要求,都會具體明確除了產品質量以外的要求,因此有更強的專業性,對申請企業也有更高的要求和責任指引。
4、:船級社認證證書的含金量高。因為船級社認證主要包括的證書——工廠認可證書、型式認可證書、原理認可證書、產品檢驗證書等很多都是船廠或者船東對合作企業的基本要求或者簽訂訂單的基本條件。因此對于獲得證書的企業來說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和排他條件。像很多產品,比喻:EGC廢氣清洗系統、船舶鑄件、鍛件、燈具等絕大多數產品,有船級社認證認可證書才能作為船廠和船東的選擇,因此證書的含金量不斷高,某種意義來說其實就類似生產許可證一樣,成為進入船舶行業的通行證。
5、船級社認證對申請企業有明確的要求。有的船級社會更強調企業的本身硬件條件,有的船級社認證更多強調企業本身的設計能力。總的來說對企業來說有一定的門檻,企業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能力才能申請獲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