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船廠,船東和船級社的 90多名代表在東京舉行了2019年三方論壇。今年,與會者承認,鑒于航運業和整個社會都面臨著巨大的環境,經濟和技術挑戰,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密切和透明的合作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必要。
致力于減少溫室氣體(GHG)排放
國際海事組織(IMO)提出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為期兩天的會議的主要重點,會議討論了減排戰略,實施和遵守情況,導致與會者同意最有可能實現國際海事組織(IMO)的2030年目標現有的MARPOL附則VI監管框架,以及改善現有機隊能源效率的短期措施。但是,《 2050年國際海事組織目標》將要求做出重大改變,包括開發新的零排放技術,開發新的和可持續的燃料,加大研發力度以及在航運業中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更緊密的合作。盡管如此,論壇對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感到樂觀,但是,需要更好,更清晰的法規來幫助實現這些目標,并創造有利的環境來激勵可持續的航運變革。但是,人們普遍擔心,通過常規設計的改進,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可能無法滿足EEDI第3階段要求的標準,因此應在IMO級別適當解決。
數字化
人們一致認為,行業內不斷升級的數字化將同時提高運營效率和物流效率,但它需要一個明確定義的監管框架,以保障網絡安全,船上安全運營以及在造船商,OEM商和船舶運營商之間分擔法律負擔的合理性。
船舶安全
船舶和設備的安全設計仍然是Tripartite的重點關注領域。注意到只有通過開發和使用一系列代用燃料才有可能實現完全脫碳,其中許多代用燃料都伴隨著重大的安全問題需要解決,人們一致認為,有關的IMO機構,例如MSC和MEPC必須更有效地合作。Tripartite還同意,據統計發生的集裝箱船起火事件不斷增加,將有必要提高貨物申報的透明度,并改善火災的發現和撲滅方式。船舶設計和運營的改進通常是事故或險些失誤后汲取的教訓的結果,這突出了對及時準確的事故報告的需求。
污染防治
船東和壓載水設備制造商分享了他們在實施壓載水公約方面的關切和經驗,論壇同意繼續分享信息,以期改善造船廠和運營人的新的和現有的處理系統,并開發改進的設備選擇方法。
討論了有關船體生物污損和水下輻射噪聲污染的問題,強調需要進一步的運營/設計開發。有人指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與在其他領域(如減少水下噪音)改善污染預防的方法之間可能存在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