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重工、大宇造船謀求合并,需得到中日批準
中國、韓國、日本,是全球前三大造船國。其中,咱們中國與韓國正在激烈的爭奪第一名的位置,各大船廠都憋足了勁,不敢松懈。而韓國方面主要有三大核心造船廠,分別是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造船。
大宇造船并不好過,一度負債累累。那怎么辦呢?可以選擇被收購,三星重工曾經就是這樣想的,想要并購大宇造船,但后來“退出”了。那現在有實力并購大宇造船的就只有現代重工了。
按照韓國方面最初的計劃,整個流程一年之內應該可以完成,但韓國媒體報道稱,這個計劃或無法實行,他們想的太簡單了,兩大造船廠可能無法合并。
擔心,中國、日本等不同意
韓國媒體認為,現代重工、大宇造船,都是全球特大型造船企業,二者如果合并,將形成一個“超級巨大”的造船企業,相比手持訂單量占比不過8%的大宇造船,手持訂單量超過13%的現代重工在本次并購案中的確占到優勢。但和外界通常認知不太一樣的是,同比虧損不斷擴大的現代重工顯然在債務危機里陷得更深:現代重工在2018年剝離了酒店業等外圍業務,但并未控制住虧損額的進一步擴大;而大宇造船則是超額地完成了縮減債額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已經有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二者假如合并后持有的訂單量將達到365艘、1700萬CGT,占全球總手持訂單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占到全球的21.2%。如果單看LNG訂單,會占到全球的60%;看超大型油輪(VLCC),所占份額更是可以超過70%。許多船東也指出,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的合并將會推升LNG船新造船價格。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目前,1艘174000立方米LNG船新造船價格約為1.84億美元。現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在LNG船市場的主導地位很可能會引發壟斷爭議。像這樣的巨型企業合并不僅將需要通過來自韓國的反壟斷審查。
韓國媒體認為,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日本可能不愿意看到出現這樣的“超級造船企業”出現。購船“大戶”歐盟和美國,或許也不愿意看到,會形成壟斷,不利于全球造船業的整體發展。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的兩大造船廠合并,不僅僅是韓國自己的事情,還是一件國際事情。不僅需要韓國批準,同時也需要獲得中國、日本、歐盟等十多個國家審查和批準。
只要其中有一個國家不批準,那合并計劃就無法執行,失敗了。韓國媒體猜測,中國、日本是最有可能不批準的兩個國家。
為什么韓國造船廠合并需要中國、日本同意呢?
或許會有網友好奇,韓國自己的兩大造船企業合并,為什么需要其他國家同意呢?為什么,只有中國、日本不同意,就不能合并呢?
原因就在于“國際反托拉斯法”,或者叫國際反壟斷法,這是由各國境內自己的發壟斷法演化而來的。其中的“國際間的限制性商業慣例”,其含義就是:不允許,企業為牟取高額利潤而進行的合并、接管,或勾結起來進行串通投標、操縱價格、劃分市場等不正當的經營活動。
也不允許由一個企業,或者幾個企業一起,使用各種做法限制別的企業進入市場或以其他方式不適當地限制競爭。同時規定,各國應在國家一級實施有關的法規,管制“限制性商業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