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級社認證工廠認可資料審查
31.1 質量體系文件中審查與船用鑄鋼件質量控制相關的部分,包括原料管理、爐批號管理、試塊/試樣管理等;需要強調的是,由于鑄鋼件的特殊性,應關注并提醒工廠附注足夠多的試塊,以備試驗、復驗、以及
重新熱處理后的試驗和復驗。
1.2 工藝文件需審查造型、冶煉、鑄造、熱處理等生產工藝以及補焊工藝(如果有時)。
1.2.1 鑄鋼件都難免有各種缺陷,因此,補焊工藝是鑄鋼廠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藝之一,將直接影響到鑄鋼件最終的質量。
1.3 生產和檢測設備中重點審查冶煉及熱處理設備的情況,以及是否具備理化性能試驗和無損探傷等必要的檢測設備。
1.3.1 目前,對于船用鑄鋼件(多為碳鋼、碳錳鋼),國內鑄鋼企業普遍采用電弧爐三期熔煉后直接鑄造的方式生產,部分工廠裝備了精煉爐,但多為生產特殊鋼種用。還有很多小型鑄鋼廠采用感應爐冶煉,這已
成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由于感應爐冶煉能力差,脫S、P 以及去除夾雜困難,因此,對于這類工廠應著重強調原料的管理,廢鋼來源盡可能固定,入爐前必須挑選、清理,不能將社會廢鋼以及油污、橡膠及其
它夾帶物直接裝爐熔煉;在產品檢驗過程中可以考慮定期抽查成品化學成分、定期加做沖擊試驗等手段來控制實物質量。
1.3.2 對于重要產品,如艏、艉柱、掛舵臂等船體結構用鑄鋼件,以及重要的機械結構用鑄鋼件不能用感應爐直接生產;而重要程度相對較低的產品,如導鏈滾輪、導纜孔等,允許用感應爐生產,但需嚴格控制。
1.3.3 鋼的鑄態組織由于晶粒粗大、偏析嚴重、內應力大等缺陷,不能直接使用,必需通過熱處理來完全消除,因此,熱處理過程直接決定了鑄鋼件最終的組織和性能。對于船體結構用鑄鋼件,由于各項性能指
標(如強度等)要求不高,可盡量采用完全退火的熱處理方式,以充分消除鑄態組織及內應力。當然這種方法周期長,有些工廠在產量大的情況下會盡量采用別的方法,如正火或正火+回火等,但工件中內應力
水平會相對高一些,尤其對大型鑄件要謹慎一些。熱處理是否到位,關鍵在溫度,因此,要求熱處理爐保溫性能好,溫度均勻性好,多點測溫,自動控溫并連續記錄。有些小型鑄鋼廠熱處理爐溫度達不到低碳鋼
F→A 相變溫度,也就無從進行鑄鋼件所必須的相應熱處理,如完全退火、正火等。
2、船級社認證工廠認可典型樣品選擇
2.1 認可典型產品通常根據工廠定貨合同選定,可以是船用、也可以是非船用鑄件,但其生產、取樣、試驗/檢驗必須符合本社相關要求。
2.2 如果有多件產品供選擇,應盡量選取C 含量較低、重量/尺寸較大、形狀較復雜的鑄件。
2.3 在選定接近最大重量或尺寸的典型產品后,如果需要進一步考核工廠的技術水平,可以考慮增加一件復雜的鑄件(重量可以小一些)作為認可產品,但可以只進行一些針對性的試驗/檢驗。
2.4船用鑄鋼件分類:船體結構用鑄鋼件、機械結構用鑄鋼件、曲軸鑄鋼件、螺旋槳鑄鋼件、不銹鋼鑄鋼件等、
3 、船級社認證工廠認可型式試驗
3.1 力學性能的試塊附注在鑄件的不同部位時,試驗結果會有一定差異,對于大型鑄件,上下兩端差異有時會比較明顯,而中間位置的代表性更好一些。因此,通常試塊都附注在壁厚較大的中間位置,在制訂認
可試驗大綱時,如果需要全面考核鑄件的力學性能,驗船師可增加其它部位附注試塊進行對比。
3.2 從目前國內鑄鋼廠的冶煉情況來看,基本都是單一電弧爐甚至中頻爐冶煉,因此,冷彎試驗不能免除,尤其對于中頻爐,建議在日常檢驗中都應該定期抽查冷彎試驗。
3.3 鑄鋼件外觀質量(表面缺陷修補前)能直接反映鑄造廠的工藝水平,因此,對于認可試驗用產品,驗船師應盡可能看到原始的表面,對各種缺陷進行定位,在此之前,工廠只能對鑄件進行初步清理、打磨,
但不能焊補。
3.4 超聲波和磁粉探傷除規定部位外,應覆蓋盡可能多的部位。即使對于表面粗糙度達不到探傷要求的部位,超聲波和磁粉探傷一般也會取得一定的效果,這在日常檢驗中經常會用到,但對于圖紙或規范規定的
探傷部位(需要出具探傷報告的部位)則表面粗糙度一定要達到要求。
3.5 無損探傷根據圖紙要求的標準和級別驗收。當圖紙沒有明確具體要求時,可參照公認的相關標準進行;超聲波建議參照GB或者國際船級社協會要求的標準,如IACSRec.69,工件外層用Φ4 當量,不低于2 級,內層用Φ6 當量,不低于3 級,不允許存在裂紋類型缺陷。對表面、近表面缺陷盡可能消除。